從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中的“中國大提琴神童”到享譽國際的大提琴家,王健頗具古典人文氣質的演奏,受到世界各地樂迷的喜愛。
在世界舞臺馳騁了近40年后,王健將重心轉回了國內,于去年成為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23年3月,正式開啟了教學工作。
5月27日晚,王健再登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以三套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奏響了國家大劇院2023五月音樂節的閉幕之音。
(資料圖片)
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王健表示,作為一名好的演奏家,必須比常人更敏感,“古典音樂表現的是人們的心聲,作為演奏家來說,你的觸動和感受一定要超出常人。”但與此同時,與他的音樂呈現出來的優雅自然一樣,王健并不會去刻意地追求藝術。在他看來,“真正的藝術就融入在生活里”。
好的演奏家一定是個敏感的人
5月27日晚,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座無虛席,在大家充滿期待的掌聲中,一頭銀發的王健手持大提琴款款走上舞臺。沒有多余的話語,落座之后,王健直接進入主題,用輕柔淡雅的巴赫《G大調第一組曲,BWV1007》開啟了本場獨奏音樂會,大提琴家扎實的力度將變幻莫測卻又明亮和諧的音樂表現得恰到好處,如水的音樂好似一股暖流緩緩地淌進了觀眾的心里,為這個周末的夜晚平添了一絲寧靜與溫暖。緊接著,《c小調第五組曲,BWV1011》以及下半場的《C大調第三組曲,BWV1009》相繼呈現,意蘊悠長的音符為五月音樂節閉幕畫上延綿不絕且回味無窮的圓滿句號。
王健特意選擇了巴赫無伴奏組曲其中的三套作為獨奏音樂會的曲目帶給北京的觀眾,“巴赫無伴奏組曲,對大提琴家來說是最重要的曲目。我在國內演出過很多次這套作品,每次觀眾的反映都非常好,這套作品遠遠不像大家想象的無聊,每首曲子都不長,但是很有意思,這套作品的接受程度是超過很多古典音樂的。”
在王健看來,一個好的演奏家除了需要具備高超的演奏技巧外,最重要的是要敏感,“在聲音當中能夠捕捉到情緒的觸動,演奏家的敏感程度必須要超出常人,當你拉琴的時候,心一定是打開的,是會被觸動的。有些人就是一輩子都不愿意落淚,或者說不會被感動,那他是搞不了藝術的。”
成為偉大的藝術家要具備宏觀視野
“我跟很多傳奇的指揮大師和演奏家合作過,在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是我一生的財富。”王健透露,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小提琴家斯特恩對自己的影響非常大,“我的成長可以說斯特恩一直圍繞在周圍,我潛移默化從他那里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斯特恩拉琴是世界大師了,但如果你聽過他講話的話,你會很快就明白他拉琴為什么這么高明,因為他講話的沖擊力和感染力也是少見的,可以說是大師級的。”從斯特恩的身上,王健看到了什么是偉大的音樂家,“一般的音樂家只會拉琴,只對音樂感興趣,但到達一定地步再往上走是不可能的了,但斯特恩的境界就很高,他之所以是這么偉大的音樂家,首先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這對我的啟發是很大的。任何一門藝術,都需要宏觀的視野,這是至關重要的。”
在練琴和演出之余,讀歷史書成為王健最大的興趣。“在歷史中,我們會看出比較真實的人性表達。”王健表示,“歷史看多了,你就會知道,我們身邊這些令人糾結的事情其實是不用糾結的,因為該發生的事情都發生過無數次了,你的這些不開心或者說是得意忘形,其實都是不必要的。”
中國古典音樂環境欣欣向榮
去年年底,王健回歸母校,擔任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相比近40年前的學習環境,王健認為現在的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比以前好太多,“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孩子某種程度上已經沒有國內和國外的區別了,全世界最好的演奏、最優秀的理念、最優秀的演奏技巧,他們隨時都可以在網上看得到。加上現在古典音樂在國內欣欣向榮,聽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孩子們都在學,從藝術這個角度來說,現在的環境是非常好的。”
但王健仍然給有志于走上音樂道路的孩子們提出了建議,“學習音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真的喜歡,如果身心能夠在音樂中得到滿足感和觸動的話,音樂絕對是你的好朋友。如果沒什么觸動,我勸你還是不要搞音樂,因為太累了。”此外,王健也看到,現在很多學琴的孩子們很喜歡跟別人競爭,“這些孩子會更關注別人的成就,喜歡跟別人競爭,我覺得這個是不太健康的,一個人一輩子唯一要競爭的就是自己,你跟自己競爭會有效果,但你跟別人競爭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加的焦慮和不安,搞不好會很傷害自己。”
不僅是學習環境更好,王建認為,現在中國的古典音樂環境欣欣向榮。“在國外都是年紀比較大的觀眾來聽音樂會,國內有很多年輕人來聽,這是非常不同的一點。”王健回憶有一次自己跟一個英國樂團來中國巡演,一次演奏中,有些小孩子在音樂廳跑來跑去,秩序有點亂,但沒想到樂團的首席小提琴卻對王健說,這是最令他感動的一場音樂會,“有小朋友在聽我們的音樂會,這在國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看到這些孩子們,才知道古典音樂是有希望的。當時我聽了他的話非常感動,所以我覺得在國內這些現象都是非常優秀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