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003年,鄒靜之編劇、任鳴導演的話劇《我愛桃花》首演,從此成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小劇場保留劇目。6月5日,《我愛桃花》再次登臺人藝實驗劇場,迎來了上演的第20個年頭。
《我愛桃花》的故事取材于馮夢龍的《型世言》,由戀人間的誤會引起,全劇用寓言的形式演繹了一場“戲中戲”,主人公既是現代劇團的演員,又要排演唐代故事中的人物,在古今間來回穿越:唐代某個陰冷雨夜,張嬰妻私會少年馮燕,不料酒醉的張嬰提前歸家。馮燕欲逃,頭上的巾幘卻被張嬰壓在身下。張嬰妻會錯了馮燕的意,誤拿了張嬰腰間的刀。馮燕思忖片刻,舉刀斬殺了“毒婦”張嬰妻,而就在這一刻、在殺與不殺之間,飾演張嬰妻、馮燕的演員積累多時的矛盾爆發……
“我要的是巾幘,你卻給了我一把刀。”劇中,詩意又帶有哲學意義的主題在不斷重復,引人深思?!段覑厶一ā分芯伤急娴墓适?、獨特的古典風格、對戲曲樣式的巧妙借鑒、唯美詩意的舞臺呈現,是導演任鳴對東方美學的一次探討,也讓這部作品20年來久演不衰。“《我愛桃花》已經演了300多場,它的跳進跳出、小劇場獨特的觀演關系,是人藝青年演員的試金石。”復排導演楊佳音說?!段覑厶一ā芬娮C了一代代青年演員的成長,這輪演出,王卓達、陸璐、趙正添3位青年人挑起大梁,飾演男主角的王卓達今年才剛剛正式加入劇院。
“我們越排越對文本和原有創作樣式充滿敬畏之心?!睏罴岩粽f。在舞臺上,演員舉手投足間不僅要把臺詞說出詩意和意蘊,更要“打穿”臺詞,找到臺詞背后的復雜性,讓觀眾感受到一次全新的創作。
據悉,《我愛桃花》的本輪演出將持續至6月23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