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可持續性正日益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2022年8月,國際博物館協會第9次修訂并公布的博物館新定義,增加的新內容就有“向公眾開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館促進多樣性和可持續性”,這個博物館最新定義其實強調了博物館對于構建美好生活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最近,滬上也有主題為“美術館與城市的美好生活”“可持續的博物館,可持續的藝術”“社區藝術可持續”等一系列研討、對談舉辦,把“可持續性”這種理念推向廣度,引向深入。在這個世界越來越趨于命運共同體的今天,作為藝術博物館的美術館,無疑也承擔著幫助人們實現美好生活的使命和責任。
在經歷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長和發展,根據2022年上海市美術館名錄,上海現有100家美術館,數量之多,雄居全國榜首。如何讓這些新建的美術館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其實也是推動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美好生活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畢竟,無論是場館的建設,還是藝術作品的購藏,都意味著社會資源在美術館領域已經作出了巨大的投入。那么,如何突破瓶頸?如何避免內卷?如何樹立環保節能的意識?如何開拓美術館發展的新空間?總之,立足于現有基礎,推動美術館為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的健康發展,持續不斷地輸出優質的文化產品,確實是當務之急。實現“可持續性”,美術館有哪些可以努力的方向?筆者粗略地梳理了一下,總結為以下幾條。
一是找準學術定位,開展美術館的專業化與品牌化建設。
(資料圖片)
實現“可持續性”的首要工作,各美術館要找準自己的學術定位,開展專業化與品牌化建設,從而形成差異化、優勢互補的美術館生態環境。“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要盡可能避免重復性、同質化的展覽展出。無論展覽還是公共教育,都需有品牌意識,同時加強專業化建設,以確保展覽的學術品質和展示效果。事實上,品牌就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久前,上海博物館“從波提切利到梵高”成爆款,98天展期里,共吸引42萬人次觀展,穩居“十大熱搜展覽”的首位,創下中國博物館收費展新紀錄。其實差不多同期,也有很多珍藏展在全國各地,包括上海各大場館展出,為何上海博物館這個展覽獨領風騷?因為上海博物館之前就引進過一系列精典作品的珍藏展,比如“從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館藏藝術珍品展”“巡回展覽畫派:俄羅斯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館珍品展”“心靈的風景: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珍藏展(1700-1980)”“美國藝術300年:適應與革新”等,在觀眾心目中已建立起良好的信譽與口碑。再如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最大的IP就是“上海雙年展”,作為亞洲最重要的國際雙年展之一,同時作為上海向全球展示的重要窗口,每一屆“上海雙年展”的主策展人、主題、展期的公布,都被當作新聞事件,為社會各界關注和矚目。這些都是深耕之后產生的品牌價值之所在。
二是通過創造性策展,以展促藏,實現創新性發展。
國內除了極少數美術館場館擁有豐富的藏品資源外,絕大部分都由于建立的時間較短,收藏經費有限,所以藏品資源不足幾乎是所有新建美術館均面臨的難題。有不少業內人士普遍表示,現在上海的美術館行業是“僧多粥少”,就是場館多,而優質的展覽資源少。一些場館由于藏品少,同時出于商業的考量,不惜花費巨資做各種引進的特展或者大展。但是,隨著特展行業撞車現象的屢見不鮮,其實商業展覽的投資風險也在日趨增大,顯然不是一條可持續的發展之路。但如今的現實是,一方面藝術作品的價格在持續攀升,另一方面,各家美術館的收藏經費依然是捉襟見肘。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國內有些美術館,比如湖北美術館,通過創造性的策展,或者品牌性展覽的運作,鼓勵藝術家或者家屬通過捐贈、獎勵性購藏、專題展收藏、征集收藏等方式,以展促藏,盡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增加美術館的藏品資源。湖北美術館2007年開館,此后十年間,他們共計收藏作品5085件,2011年這家美術館被文化部評選為“國家重點美術館”,成為成立時間最短的首批“國家重點美術館”。他們以藏品為基礎,進而推動美術館的典藏研究,為后續策劃學術性的專題展覽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收藏是實現美術館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的前提。
三是藝術進入社區,建立無墻美術館,推動社會大美育。
為了推動社會大美育,讓全社會都來享受美育的熏陶,現在很多美術館都嘗試著打破原本美術館的物理空間,讓藝術進入社區,建立無墻的美術館,讓優質的文化藝術資源為更多的民眾所共享。但這其中也出現了一些誤區,一些美術館沒有對特定社區進行相對深入的在地性研究,只是把原本美術館展覽的簡易版或者藏品的圖文打印版放置到社區中去,做了些表面文章,沒有跟社區產生邏輯上和精神上的鏈接。幾乎等同于通常所謂的群眾文藝,沒有顯現出美術館參與社區藝術建設應有的學術高度和審美品質。
事實上,藝術進入社區,不是簡單的移植、不是做填空題,也不是做加法,而是應該介入或者嵌入到社區的肌理中去,與社區的當下與未來產生關系,發生作用。所以,藝術進入社區,前提條件是先要做好基礎性的在地研究,了解和尊重社區的歷史和當下。同時,策劃的理念非常重要,這樣的策展不只是組織者,而是具有創造性的一種藝術實踐。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藝術作品必須是一種帶有在地性創作特性的,是對社區的公共空間和居民群體的特質都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和回應的,并能與社區建立起內在的邏輯關聯。我想,這樣的社區藝術才是有效的、有生命的、有力量的、可持續的。在這個領域,德國的卡塞爾文獻展和明斯特雕塑計劃,都做了很好的表率,他們非常重視策展和藝術創作在不同文化情境的針對性,以積極的能動性應對千差萬別的區域特點。
四是美術館的認知和發展理念,須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而改變。
隨著數字藝術,各種新媒體藝術的出現,傳統的、靜態的、實體的展陳方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這就促使美術館不得不思考新的展陳方式來滿足這些新興藝術形態的需求。其實,也給美術館的策展工作帶來了一系列深層次的挑戰,某種程度上,當代藝術的創作實踐在不斷倒逼策展做出相應的調整。數字藝術的介質是數字技術,所以,它的展覽形式是電腦、網絡、顯示屏,這些天然都具有虛擬化的特性。與我們過往強調展覽現場,強調作品的實體性特征的線下展覽完全不同。因此,線上展覽與線下展覽,應該是兩種完全不同策展思路和呈現方式,那么它們的區別在哪里?如何利用數字科技,做到虛實結合,虛實相生?是美術館實現可持續發展中不能回避的問題。另外,對美術館的認知和發展理念,應該隨著藝術創作實踐與策展方式的改變而改變,不斷地作出調整,不斷探索展覽美學的未來性與展覽語言的可能性,以適應藝術創作急劇變化的現實。
五是藝術創作與展陳方式,要提倡節能環保。
現在大型的當代藝術展覽,如果沒有幾件體量巨大的裝置作品,似乎就說不過去。再加上,如今流量經濟時代,裝置作品常常成為一個展覽的網紅打卡點,這驅使著當代藝術展覽普遍呈現出景觀化的現象。景觀化的背后是美術館展場內大量的基礎搭建,以及裝置作品所需的數量眾多的物質材料。在短則半個月,長則三個月的展期后,這些基礎搭建和物質材料通常都會被拆掉,展場外堆積如山,蔚為壯觀,最后被當作短時間內一次性消耗物品垃圾處理掉,從環保角度上來講,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
節能環保的價值理念其實需要從小引導和培育。在近期上海油畫雕塑院主辦的第六屆“初芒計劃”中,我們發現在老師們的積極引導和教育下,小朋友們有意識地利用生活的廢棄物,比如紙板箱、小碎木、一次性餐具、無用的光盤等創作作品,很多作用表達出孩子們對自然的熱愛和生態環境的擔憂。我想,這種環保的意識是一顆有益的種子,隨著孩子們的長大,將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過去那些熟視無睹的觀念和做法,從而走上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作者:傅軍?藝術評論家、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副館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