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18世紀的莫扎特等作曲家到如今的古典樂愛好者,弗朗茨·海頓一直被大家親昵而尊敬地叫作“海頓爸爸”。海頓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作曲家?
要收獲同行的尊敬,首先在專業能力上要有足夠的說服力。海頓生活在古典樂取得長足發展的18世紀,如今人們司空見慣的交響曲、弦樂四重奏都離不開海頓的突出貢獻。從傳統的鋼琴演奏發展到弦樂演奏,再擴大樂隊的編制、調整樂器的聲調,建立交響曲四樂章的結構規范,開創弦樂四重奏的演奏形式……可以說,交響曲與弦樂四重奏能夠成為現在人們聽到的樣子,離不開“海頓爸爸”的革新,他也因此同時收獲了“交響曲之父”與“弦樂四重奏之父”的美名。
在長達數十年的創新探索過程中,海頓完成了數量驚人的產出,超400部作品涵蓋歌劇、清唱劇、交響曲、器樂協奏曲、弦樂四重奏以及其他室內樂作品等超廣泛的體裁,令他一舉成為歷史上最高產的作曲家之一。
樂如其人,海頓的待人處世同樣樂觀、爽朗、幽默。據說,曾有位倫敦出版商在拜訪海頓居所時,偶遇他因為刮胡刀不夠鋒利而抱怨說“我愿意用一部四重奏來換一把好剃須刀”。結果,這位出版商真就以一把嶄新的刮胡刀換來了《f小調弦樂四重奏》,這部作品也因此有了“剃刀四重奏”的名字。
海頓對后輩常常是無私地提攜。聽完貝多芬寫的第一部鋼琴三重奏后,海頓認為,他的音樂中雖然閃現著年輕的智慧,但這種風格未必能被當時的聽眾所接受。為了助貝多芬一臂之力,海頓建議他在出版這部作品時在名字前寫上“海頓的學生”,以擴大作品的影響力。
雖然是以嚴謹著稱的古典樂派,但海頓留下了不少為人津津樂道的音樂傳奇。1791年,海頓的《D大調第96號交響曲》首演時,劇院的一盞枝形吊燈突然從天花板上掉落下來,幸好沒有砸到人。因為這一“奇跡”,這部作品被人們稱為“奇跡交響曲”。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首演時出現這一“奇跡”的,并不是《D大調第96號交響曲》,而是1794年的《降B大調第102號交響曲》。
海頓的《驚愕交響曲》《奇跡交響曲》等作品至今深受聽眾喜愛。這些旋律幽默但不庸俗,也不造作,給人帶來美好的享受,并充分展現出人類的豐富情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