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梧桐樹下老洋房,到老弄堂里的石庫門,從一處處名人故居、歷史遺存,到嵌入日常生活的文化時尚地標……在上海,建筑是可閱讀的、街區是能漫步的、城市是有溫度的。那么,打開城市建筑這部“大書”,我們該讀什么?怎么讀?
近日,滬上策劃推出一批建筑人文普及讀物,從多個視角打量滬上獨具美感的建筑空間,并解讀其背后波瀾壯闊的城市發展史、進步史、創新史。“從策劃思路來看,不少書跳出對單一建筑物的梗概羅列,而是精心設計了各具特色的線路,用穿針引線般的敘述建立起個體建筑間的關聯,從而將城市中散落的片段,串聯成熠熠生輝的風景線。”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路秉杰談到,不同的視角能帶領讀者用新的眼光去審視那些習以為常的角落,在漫游城市時不妨用中國傳統“游園”精神——以從容悠閑的心態,將多層次場景轉化成一段段往復折返的線性體驗。
除了“特種兵式打卡”,也可來一場城市漫游
(資料圖片)
建筑的光影與傳奇,銘刻成我們對這座城市的認知。然而,對建筑的認知無法做到一目了然。它為何被設計成這樣?建筑的美體現在哪里?時代的發展對建筑有影響嗎?細節中蘊含了怎樣的歷史故事?
“懂得一些閱讀建筑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欣賞建筑。”在“城市風景線·徒步上海”叢書主編、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王承看來,除了“特種兵式打卡”網紅景點,“湊熱鬧”之外,也可以適時慢下來,比如來一場城市漫游。“強調非功利性,不以打卡為目標,也不津津樂道于奇聞趣事,而是在一種悠閑狀態中,通過個性化觀察了解建筑的多面魅力。類似于瓦爾特·本雅明提出的‘城市漫游者’——他們甚至可以牽著烏龜在巴黎散步。”
“百余年間上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間留下許多珍貴歷史建筑遺產,正是各式各樣、千姿百態的建筑構成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王承告訴記者,對于建筑價值的認識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會隨著社會發展和認識水平提高不斷深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他認為,不同的群體具有的知識背景和關注點不同,進行建筑知識普及時應該考慮分層分眾。
比如在編著《氣象萬千蘇州河》時,王承通過對蘇州河沿岸24棟風格各異的建筑的解讀,以“偵探式”研究方法,將建筑與材料技藝、城市變遷、時代背景關聯在一起,讓不滿足于淺層認知的讀者,身臨其境融入上海近代史氛圍中。為什么中國一大批最早的紡織廠、繅絲廠、面粉廠等都集中開設在蘇州河兩岸?書中推薦了“分段式”科普之旅——從外白渡橋出發,沿著蘇州河溯流而上,能看到沿岸美輪美奐的各色建筑;從河口往西到河南路橋短短的一千米,因緊鄰黃浦江和外灘,開發較早,使館、教堂、戲院、飯店和公寓等鱗次櫛比,是近代上海重要的外交、文化和經濟區;從河南路橋到恒豐路橋一段,得水運之便而興起的各種商號和倉庫、堆棧密布,它們平整綿延的體量構成這一帶鮮明的街景輪廓;恒豐路橋以西區域則主要被類型多樣的工業建筑所占據。
不囿于單棟房子,延展出街區獨特氣質
一棟棟房子并非孤立存在,串點成線背后,能一窺建筑所在馬路、街區的獨特氣質。上海的馬路,是上海灘的傳奇之路、市民社會的樣本之路,更是折射城市變遷的閱讀之路。
比如,“上海馬路叢書”首部《南昌路上》,不僅寫建筑,也圍繞南昌路的風云、人物、街鋪展開。恰如作者所形容的——我不想充當導游角色,粗淺地為讀者販賣一個個“網紅店”;一街一鋪背后的故事,關乎人的命運與傳奇,要挖掘建筑及街區的內在精神,才會動人心弦,熠熠生輝。該叢書將陸續推出《愚園路上》《南京路上》《淮海路上》等累計十種,意在以“馬路”為切入口,記載生活在建筑空間里鮮活個體的悲歡離合,厘清上海街區的文化沉淀和發展肌理。
此外,“城市行走書系”已陸續出版《上海里弄文化地圖:石庫門》《上海鄔達克建筑地圖》《上海雜貨鋪》《上海高度》《上海外灘建筑地圖》《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圖》《上海松江山水地圖》《上海城市雕塑地圖》等17種。“開放的上海城市建筑史叢書”以近代上海對外開放和中西交流為背景,真切呈現近代建筑面貌及其文化景觀,已推出《近代上海四大百貨公司研究:建筑、消費空間、城市文化》《華蓋建筑事務所:1931-1952》《佘山教堂建造的歷史尋蹤》,《豫園歷史研究:從東南名園到文化遺產》將面世。“上海漫步:歷史與更新”系列講座則搭建起學界、行業與市民的交流平臺,讓讀者從不同側面理解上海歷史與文化、城市發展與變遷過程,帶來更廣闊多元的閱讀視角。
路秉杰經常思考如何將專業知識用有趣的形式呈現出來,在他看來,“專業”與“科普”并非涇渭分明的兩條不同道路。“閱讀城市,并非一定要嚴苛地以學術標準來辨析討論,借助一些觀察方法,可以讓每個人都饒有興趣地開啟一段漫游城市之旅。這種方法,不是要將建筑理論羅列出來,而是在錯綜復雜的城市風景中,切出一個個剖面,幫助更多人化繁為簡地去理解和欣賞其中的美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