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陳冰野在《獻給大地之母》中敲響陶盆。 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訊(記者 高倩)午后的暑熱與蟬鳴,在步入國家大劇院臺湖劇場后,被清風般的樂音吹散——丹麥作曲家珀爾·納爾戈爾的《易經》第三樂章以“巽卦 柔得其宜”為標題,主奏樂器卡林巴通透悅耳,磬和鈴鐺更添空靈。6月24日,打擊樂演奏家陳冰野來到“臺湖星期音樂會”,與倪冉冉、魏然、馬遠等演奏家共同帶來這場“實驗即古典”打擊樂專場音樂會。
一個多小時里,風格多元的曲目接連上演,陳冰野幾乎全程都在臺上。安倍圭子作曲的馬林巴獨奏《詮釋“道”》以洞然琴音叩問內心;劉恒作曲的《土星光環》中,4位演奏家環繞著一起敲響馬林巴,他們手中的鼓、镲聲響閃爍,如同環繞在土星周圍的美麗光環;弗雷德里克·熱夫斯《獻給大地之母》曲如其名,質樸粗獷,陳冰野席地獨坐,敲響4個陶制花盆,輕輕吟唱著公元前7世紀的同名贊美詩;劉剛創作的《雅拉》在六重奏版本再次加入新的元素,蒼涼高亢的藏族風情將全場氣氛推向高潮……“我一直在尋找和試探打擊樂演出的多元化,尤其是打擊樂和戲劇的某種聯系。”陳冰野說。
整場演出一氣呵成,不設中場。曲目轉換時,馬遠用架子鼓、小軍鼓等樂器的簡短展示無縫銜接起擺臺時間,承上啟下。“我們不想打破大家的沉浸式體驗。”陳冰野說。舞臺設計也是沉浸式體驗中頗見心思的一環,比如《絕壁》中舞臺周圍的燈光粼粼閃過,一如音樂的波動;《獻給大地之母》中,以深重的紅色籠罩全臺,只有一圈藍色燈光環繞在陳冰野周遭,寂靜而孤獨……
“這是我第一次特別清晰、集中地欣賞這么多打擊樂,大開眼界。”觀眾尹先生說,“能用幾十元票價欣賞到演奏家們用心投入的精彩表演和這么多具有國際視野的作品,非常過癮。”散場后,尹先生和家人手拿節目單在臺湖劇場門前合影留念,音樂和藝術為他們的端午假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