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西方歌劇以詠嘆調為靈魂,著名詠嘆調不勝枚舉,但未必首首優美。格魯克的歌劇《奧菲歐與尤麗狄茜》中的詠嘆調《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卻是優美和著名兼備。故事來源于希臘神話,奧菲歐美麗的新娘尤麗狄茜不幸去世,奧菲歐痛不欲生,他始終不相信愛妻的身影再也不會出現。奧菲歐對愛情的忠貞感動了愛神阿莫爾,允許他去陰間將尤麗狄茜帶回人間,但前提是返回人間途中,不能回望他的妻子。奧菲歐答應了愛神的條件來到陰間,唱起高亢的悲歌,歌聲里滲透出他對尤麗狄茜濃濃的愛。鬼魂們被他的歌聲感動,放還了尤麗狄茜。奧菲歐牽著妻子的手往回走,可尤麗狄茜懇求奧菲歐看她一眼,說如果奧菲歐不再愛她,她寧愿留在陰間。無奈之下奧菲歐忘卻了愛神的囑托,回頭看了尤麗狄茜一眼,果然,尤麗狄茜再次死去。奧菲歐悔恨不已,悲傷至極,唱出了這首凄婉的詠嘆調。歌聲再一次感動了愛神,她使尤麗狄茜再度復活,一對愛人終成眷屬。
這段詠嘆調蘊含了豐富細膩的情感,是整部歌劇的高潮,作品的悲劇性以及奧菲歐當時的矛盾心理,也在歌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許多歌唱家都曾演繹過這一詠嘆調,美國女中音歌唱家格蕾絲·班布麗的唱法別具特色,令人回味無窮。她演唱時氣息穩健流暢,音量寬厚,音色柔美清越,得天然之妙。不幸的是,班布麗去年罹患缺血性中風,于今年5月7日在維也納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6歲。
這位著名歌手擁有輝煌的職業生涯,演出足跡遍及全球。她打破了膚色障礙,成為第一位在德國拜羅伊特音樂節登臺的黑人藝術家。班布麗生于美國圣路易斯,少年時期,她母親帶她去看瑪麗安·安德森在當地的演出。安德森迷人的歌喉改變了班布麗的生活,她當時便下決心成為一名歌手。雖然從7歲到15歲一直在學鋼琴,但班布麗真切希望成為一名古典音樂歌手。17歲那年,班布麗為安德森演唱,給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將這位年輕的歌手推薦給她的著名經紀人索爾·胡羅克。
1954年,這位黑膚色少女贏得了一家電臺才藝比賽的冠軍,并獲得了在圣路易斯音樂學院學習的獎學金。但由于學校實施種族隔離,班布麗不能與白人學生一起上課,她母親便拒絕了該校的錄取。后來,班布麗在演唱中嶄露頭角,學校的錄取書蜂擁而至,班布麗遂進入波士頓大學學習,后來轉到西北大學和加利福尼亞的西部音樂學院,跟隨譽滿天下的德國女高音洛特·萊曼學習美聲技巧。班布麗的歌劇處女秀上演于1960年,在著名的巴黎歌劇院擔任威爾第《阿依達》中的主角。她在巴黎的成功歸功于杰奎琳·肯尼迪的幫助,這位總統夫人和美國駐法國大使館一起為班布麗爭取到了在歌劇院的面試機會。
班布麗的名聲終于為她打開了拜羅伊特音樂節的大門。次年,她成為第一位在理查德·瓦格納劇院演唱的黑人藝術家,扮演《唐豪瑟》中維納斯一角。如此著名的藝術節啟用一個美國黑人而不是北歐金發女郎來演唱,遭到了歌劇純粹主義者和德國媒體的質疑。班布麗沒有理會這些爭議,在該劇的首演之夜,全場起立為她鼓掌達30分鐘之久,從此她贏得了“黑色維納斯”的雅號。
作為女中音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班布麗在20世紀70年代一改故轍,以女高音身份演唱,再次震驚了整個歌劇界。她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以女中音出道,但在中途轉為女高音的歌手。班布麗的聲音可以在兩個音域之間自由切換,有一種平滑的奶油感和靈性,時而華麗溫潤,時而逸韻飛揚。詠嘆調《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的音樂線條簡單明了,旋律波動不大,蜿蜒起伏,班布麗的演唱蘊含真趣,不露炫技痕跡,使人萬慮皆忘,妄想盡絕,沉浸在無盡的哀傷之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