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之典——定陵文物再聚首展》是近期熱門的展覽。展出迄今為止唯一發掘的明代帝王陵中的隨葬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墓主萬歷皇帝的金冠,和孝端、孝靖皇后各兩頂極盡華美的鳳冠。
(資料圖)
誰能想到,孝靖皇后的那兩頂鳳冠,她壓根沒運氣戴過呢。
孝靖皇后比萬歷小兩歲,本是萬歷母親李太后宮內一名侍女,偶然被萬歷臨幸了一次,就生下了皇長子朱常洛,因此被封為王恭妃。這個劇情到這里為止,與萬歷生母李太后的經歷一模一樣。然而后面的她,就沒有李太后那么幸運了。
萬歷并不喜歡她,也不喜歡她的兒子。一年后萬歷娶到自己的一生所愛鄭貴妃,便更加后悔這一次沖動。他想讓自己與鄭貴妃的結晶朱常洵做太子,母后和群臣都憑著“立長不立幼”的祖訓站出來反對。萬歷與群臣,由此開啟了持續十年的“國本之爭”。
幾乎每個皇帝上臺時都希望自己英明神武,萬歷也曾努力過。他十歲登基,在輔政大臣張居正的嚴厲鞭策下,在母后的動輒罰跪下,克制住自己所有私念,做一個不會犯錯也沒有自我的人。但欲望越被壓制,反彈也就越厲害。當他意識到所有他自己想做的事情都不被允許、他只能做個神不能做個人時,他不想英明神武了。
“國本之爭”是萬歷對英明神武標準的第一次激烈反抗。他不明白,自己只是想對自己喜歡的女人和孩子好,為什么就不行。他每一次企圖都遇到了朝臣的嚴辭反對,哪怕是想搞一點小動作也會被人識破,從而得到更難聽的指摘。他沒有魄力與他的大臣們公開對抗,只好不斷拖延、不斷消極抵抗,但朝臣們不放過他。他們一次再次地上書,不僅反對他為小兒子與鄭貴妃額外開恩,還逼迫他盡快給朱常洛確定名分。
這個漫長的爭斗最終以他的母親出面而塵埃落定。母親問他為什么堅持不立朱常洛為太子,他不敢說自己更喜歡鄭貴妃,而以別的理由搪塞:“彼都人(侍女)子也。”沒想到這句話剛好戳中了李太后的痛處:“爾亦都人子也!”一句話將十年紛爭畫上了句號,太子之位確定。
沒有對外抗爭力量的人,往往對內的破壞力驚人。漫長紛爭中,萬歷帝把他的怨毒傳向了他能傷害到的每一個人。不小心生了皇長子的王恭妃,早早被打入冷宮,即便是兒子當了太子也沒改變她的處境。在缺衣少食中度日的王恭妃漸漸雙目失明,后臥床不起。等自己的兒子終于得到許可去探望時,發現她的宮門鎖都生了銹,必須用鐵錘砸開。朱常洛抱著母親放聲大哭,王恭妃聽到哭聲,伸手摸著兒子的頭說:“我兒長大如此,我死也無恨了。”便氣絕身亡,死時四十七歲。
同樣沒有得到寵愛的王皇后,在心驚膽戰中活了一生。她時時防備著鄭貴妃取代自己的位置,滿腔的怨恨不敢公開表達,又轉到更弱的人身上。史載,幾十年下來,斃于她杖下的宮女有數十人。
被萬歷專寵的鄭貴妃也沒有得到她希望的美好生活。在“國本之爭”以朱常洛立儲結束后,她的兒子被封為福王,遣就外藩。萬歷死后,再沒有人為她撐腰,她在冷宮中住了10年后死去,死后被葬入孤墳。
得到了太子之位的朱常洛活過了他的父親,并順利繼承了皇位。但由于他長年生活于憂懼之中,又沒有得到過像樣的照顧,身體虛弱,僅做了一個月的皇帝就死了。
萬歷在“國本之爭”失敗后,采取了十分消極的對抗方式——經常不去上朝。他被后世蓋棺論定為“酒色財氣,四病俱全”,他不上朝所稱的理由“朕……足心疼痛、不時眩暈、步履艱難”也被群臣認為是酒色過度,因此不斷上書勸諫他“力以美女(鄭貴妃)、酗酒為戒”,即便被他一個個杖責,批評依舊。跟群臣聊不通的萬歷此后干脆徹底擺爛,創造了28年不上朝、不見大臣的記錄,大明王朝也在他這輩滑入深淵。
1958年,定陵地宮被打開,萬歷帝的死后居所現于世上。他的身邊,睡著的是他不喜歡的兩位后妃,他以痛苦的姿勢躺在棺中,身邊有兩只長年使用過的藥罐。他駝背,一條腿比另一條腿短了不少,可見“足心疼痛、不時暈眩”也真不是托辭。
5頂豪華金冠就是在此時被發現的,同時發現的還有其他大量精美器物。擁有一切華美的東西,唯獨不擁有對生活的自由選擇,不知地宮中這三個人的人生,是不是你想要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