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和這個夏天一樣熱度高漲的除了炎炎烈日,就要數博物館的游學熱潮了。日益升溫的博物館熱,體現了咱日益高漲的文化自信,這是好事兒。但是,熱鬧之外,也不難發現一些問題。
恐怕最令喜歡看展的朋友頭疼的,就是在欣賞展品的時候撞上旅游團。那陣勢堪比陣地遭遇戰,“狹路相逢勇者勝”——重要展品前的一畝三分地瞬間成了幾路游學團搶占的“兵家必爭之地”。大家“你方唱罷我登場”也就罷了,就怕還有一下子駐扎下來半個小時不挪窩的。如果遇上了博古通今學識淵博的講解老師滔滔不絕講解得當也就罷了,免費聽聽,蹭到賺到,就怕遇上網紅戲精,濫竽充數也就罷了,不乏有為博人眼球吸引流量之輩,添油加醋講起八卦野史口若懸河,不僅有知識性錯誤,可能還不忘煽風點火,火上澆油。要是再別個小喇叭,那可就無孔不入了,讓想安安靜靜看個展覽的觀眾無處遁逃。知道的是“百家爭鳴”,不知道的恐怕還以為進了菜市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下苦秦久矣”,于是國博出手了。7月9日,國博發布《中國國家博物館關于規范館內講解秩序的通知》。隨即,網傳中國國家博物館禁止外部人員講解。我特地去看了國博的通知,其實人家國博的通知說得很清楚,沒有一刀切地禁止一切外部講解。對于市面上的游學講解機構,提前5日向國博申請,在報備了講解內容、講解人員、活動流程、安全責任等材料后,還是可以向國博申請講解許可的;對于從事教育事業3年以上且行業信譽良好的企事業單位,還可以申請館內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的講解授權資質。禁止的只是未經許可的講解。
如此一來,可以將那些魚龍混雜的“野生講解”過濾一下,改善一下觀展環境。既沒有將市場上的專業研學講解一攬子拒之門外,更沒有將一切講解服務一刀切斷。至于在研學機構進行報備許可的流程中是否會存在暗中的利益輸送或者故意刁難進行克扣,那就是刑法所規制的問題了,非此博物館的一則講解秩序通知可以解決。
國博發聲后,全國各地博物館也紛紛響應。但不乏有博物館就此變本加厲,開啟離譜畫風。
近日,有網友曝出某博物館甚至告知“博物館內禁止一切講解……即使和父母來也不許講和館中文物相關的知識……只能由館中的志愿者講解”。不知這個博物館的志愿者團隊人數是否可以滿足觀眾的導賞需求,也不知館內官方講解對于公眾是否全然免費。但是,單單禁止一切講解的論調就站不住腳。將對博物館講解的管理一刀切,僵化到和父母都不能講了,就過猶不及了。咱就想問,如果不能和父母講,那么帶小孩的父母可以給孩子講嗎?任何政策規則的制定都不能脫離了客觀的情形,更不能背離了實際需求。
要想拉垮一個好政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執行層面的變本加厲和僵化執行。
博物館,博物同時,還得管。但是管有管的科學,管有管的方法。
博物館的作用和價值不僅是展品展陳、社教宣傳,公眾參與也是重要的一環。博物館講解,就像博物館的展品一樣,是博物館的一部分。好的講解,不是單一的信息復述,而是在導賞中培養公眾文明的觀展習慣,潤物細無聲;引導觀眾了解欣賞展品的方法,利萬物而不爭。
其實,很多博物館都有自己的志愿者服務團隊,都有著嚴格的篩選流程和定期的培訓學習。比如,我自己所服務的某美術館,今年正值建館60周年,為了迎接60周年的一系列特展,美術館通過簡歷篩選、筆試、面試,加上一輪小組試講層層考核,擴充了新的志愿者團隊。先農壇北京古建館也有一支強大的志愿者團體,成為志愿者需要通過面試、試講,還要完成內部資料的學習,完成規定數量的見習旁聽方可上崗。志愿者有來自知名大學學貫中西的老師、有各大企業單位退休的前輩、有涉獵廣泛博聞強識的博物達人、有作品在博物館多次展出的業內專家……志愿者來自各行各業,覆蓋各個年齡層。我敢說很多志愿者老師的講解都十分精彩,無需靠花邊段子和神話野史博人眼球。除了講解志愿者的公益服務,博物館還可以上線語音導賞的線上內容,這樣一來觀眾戴著耳機也可以安安靜靜地聽導賞了。
比起一刀切的“禁講”,為觀眾提供更出色更有趣的公益導賞,打造更舒適更優雅的觀展環境,才不辜負每一個頂著炎炎夏日走進展廳的觀眾對博物館的赤誠與熱情。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愿博物館,共同成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