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會唱一首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個“亭”是什么東西?是不是和公園里的涼亭一樣呢?
其實不是的!這個“亭”,是旅客停留住宿吃飯的地方。
(相關資料圖)
古代大路上,每隔五里或十里就設一座“亭”。
五里的就叫“短亭”,十里的就叫“長亭”,又叫“驛亭”。
所以李白的《菩薩蠻》說“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也寫成“長亭連短亭”)。意思就是“哪里是我回家的路呢?只看見一座座長亭和短亭相連”。
這種亭,并不是路邊一座孤零零的亭子。
亭是“停留”的意思,是旅客休息的地方,這是一組能滿足許多人吃住的大建筑:
有大堂,有臥室,有餐廳,有停車場(或者馬廄),而不是一個公園里的小涼亭。那樣的涼亭,四面透風,面積不到十平方米,是不能住的。
不過,亭又不是普通的民宅。
“亭”一般是有樓的,而且很高,遠遠地就能望得見。
象形文字里,還保留了“亭”的樣子。
另外,亭、京、高等字,上面都是亠加一個口,凡是帶這種造型的,都有高大建筑的意思。
“京”本義是積土的高臺,“高”的本義也是高臺。
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有高聳的標志性建筑,進去之后能吃喝,能休息,能住宿,這相當于什么呢?
對了,這很像今天高速的服務區。
古人騎馬坐車,10里一亭;今人開車,100里一個服務區,密度也差不多。
而且,很多服務區,都有高聳的標志,很常見的就是一座塔樓。
因為現在高速服務區的建設標準,有一條就是要“突出高速公路交通建筑的識別性”(《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設計規范》)。
我們在高速上開車也有類似的經驗,如果看到遠方有一個高大建筑物,往往就是服務區的標志。
這標志未必有實用性,但可以提醒長途駕駛的司機:這里有吃有喝,可以住宿。
有意思的,現在我們稱這種建筑為“塔樓”。
而“塔”還有一個異體字,寫成“墖”,你看這右半邊,還是一副“亭”的模樣。
古代的亭長什么樣?今天有幸,有一張漢代的壁畫,畫出了亭的樣子。
這幅圖,是后銀山漢墓壁畫的摹本。畫的就是一座“都亭”。
一般說來,鄉間的叫鄉亭,位于郡縣治所的叫都亭。
不管是什么亭,都是可以招待旅客的。
從這幅漢代壁畫上可以看出,這是一棟復合性建筑。有兩層樓,樓上朝向我們的這面,看上去被均等地分成了3個房間(我們姑且稱之為201、202、203)。房間里都住了人,可以推想另外幾面也有這樣的房間。
樓下沒有分隔,有一個女子,好像是前臺服務員。樓前有一個男子,作躬身禮拜狀,好像是門童。
從這幅圖上看,亭的一樓要比二樓高大寬敞些。
這跟今天也一樣:一般的賓館,一樓多是大廳,大廳的功能,除了設置前臺外,還有休息區、消費區,所以總是把大廳建得很高大。
而房間多安排在樓上,這種房間的挑高就是正常臥室的規格了。
都亭這幅圖雖然簡單幾筆,卻把一座驛亭的標配完全勾勒出來。前臺、標間、門童、服務員、賓客,一應俱全,和今天旅店的基本設施并無不同。
漢代全國1500多個縣,共有亭29635個,平均下來,一個縣約有20個(漢代的縣和今天的縣區別不大)。
看上去好像不是很多,其實這樣的密度,在人口和交通都不是很發達的古代,已經足夠使用了。
文/李天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