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譚盾《第一弦樂四重奏“風雅頌”》的“雅”樂段余韻未散,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融合四重奏再次上場,著名琵琶演奏家吳蠻與他們同行。吳蠻身穿一件鮮艷繁復的衣衫,交織多樣的色彩,一如這場音樂會本身的基調(diào)。8月11日與12日,吳蠻與融合四重奏連續(xù)兩晚現(xiàn)身國家大劇院小劇場,透過琵琶與弦樂四重奏的對話,濃縮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音樂會上半場以吳蠻委約趙季平作曲的《慶云樂》與她原創(chuàng)的《中國繪畫四段景》組曲為核心。《慶云樂》原是唐朝宮廷禮儀樂曲,由充滿異域風情的琵琶撥奏進入,弦樂重奏隨后融入并重復,緩慢而有節(jié)拍,莊重又不失自由;《中國繪畫四段景》組曲是吳蠻與克羅諾斯四重奏合作20多年之后,首次嘗試為弦樂四重奏創(chuàng)作的作品,4首小曲在西洋樂器中融合了維吾爾族的木卡姆音樂、江南絲竹和古代琵琶曲調(diào)音階等鮮明的民族元素,酣暢淋漓。
改編自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第二樂章主題的《思鄉(xiāng)曲》,為上半場圓滿作結(jié)。琵琶奏出那段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旋律,如泣如訴,撥動著吳蠻的鄉(xiāng)愁。過去幾年,吳蠻因疫情遲遲未能歸鄉(xiāng),再次踏上祖國的土地,她將滿腔思念賦予琴弦,這首歷來因文化交融聞名的“德九”交響曲,也留下了中國音樂家的全新解讀和烙印。
下半場,吳蠻與融合四重奏繼續(xù)上演了譚盾《為弦樂四重奏與琵琶而作的協(xié)奏曲》。這部作品在樂手們重重的一聲跺腳中開啟,前兩個樂章洋溢著打擊樂色彩和戲曲風格,第三樂章中,巴赫《平均律》與中國民歌《小白菜》的旋律交疊共鳴,第四樂章則以激烈怪奇的美感收束。演奏過程中,樂手們在專注手中樂器之余,也要時常用嘆息、吶喊甚至吼叫來增添現(xiàn)場的“表演”張力。吳蠻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藝,東西方器樂在溝通中達成的奇妙和諧,留下了悠長動人的回味。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