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938年,英國討論舉辦一個氣派的音樂節,由于二戰的爆發,這一設想直至1959年才最終落地,這就是巴斯音樂節。該音樂節含金量極高,小提琴大師梅紐因,指揮大師索爾蒂、巴比·羅利,高音皇后施瓦茨柯普芙,鋼琴家朱利尼、費德勒等音樂大師都曾在此留下令人難忘的一幕。音樂節每年5月16日至6月1日舉行,在多處裝飾典雅、高貴的喬治風格建筑中進行,這一直是巴斯音樂節的特征。除音樂節外,巴斯還舉辦文學節、風箏節,被譽為“節日之城”。英國藝術精英當年為了讓樂迷追求更為完美的美學體驗,將地點設在巴斯,是因為該城有著卓然特立的文化底蘊,足以承載這一使命。
從倫敦乘火車一個多小時便可抵達享有“溫泉勝地”美譽的巴斯小鎮。小鎮雖只有10萬居民,卻躋身聯合國欽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此地名不虛傳,蜜蜂色喬治風格建筑群給人以“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視覺沖擊,周邊的田園風光綺麗迷人,令人神往。
古羅馬溫泉浴場已成為觀光點,但許多酒店仍可提供溫泉服務。蕞爾小鎮,步行觀景是絕佳的選擇。公元1世紀,凱爾特王子染上麻風病,于是棄國而去放牧。他跳進此地一處溫泉里洗浴,不久麻風病奇跡般治愈。后來他在溫泉處建起了古羅馬風格的浴池,上方矗立著12座人物雕塑,都是羅馬時期的君王。1702年,英國女王安妮駐蹕巴斯,于是皇室貴族競相仿效,巴斯遂成為旅游勝地。然而小鎮除了溫泉外乏善可陳,狹窄的街道破爛不堪,散發臭氣的垃圾堆積如山,房屋混雜局促,這種不雅觀的市容與服冕乘軒的貴族極不相稱,城市改造迫在眉睫。從18世紀起,老約翰·伍德擔任巴斯改建的總設計師,我們今日所見的巴斯面貌應歸功于他。巴斯的老城源自古羅馬溫泉,往北至埃文河就是老城的邊界。繼續北行是伍德設計的新城,須臾便可到達圓形廣場。老伍德受到羅馬競技場的啟發,決定在巴斯建一個圓形建筑,可惜還未落成,他就去世了。小約翰·伍德繼承父親的遺志,完成了這個圓環。之后,小伍德在附近建起了更加宏偉的皇家新月樓。這是巴斯最大的建筑,30幢住宅連成一彎“新月”,總共有114個立柱,長150余米。新月樓氣派典雅宏偉。伍德父子的理念是:圓形廣場代表太陽,新月樓代表月亮,構成日月同輝的美景。
改造過的巴斯像是一棵參天大樹,枝葉散漫,不循章法。建筑物沿溫泉以北蜿蜒西去,風格巧而自然,但對習慣了南北格局的中國人來說,卻感到整體布局雜沓紛亂,尤其是新月樓,美則美矣,但其弧形的不穩定結構似乎處于未完成狀態。然而在伍德父子眼里,未完成、失衡、不穩定,恰是他們刻意追求的“丑陋”美學理念。老伍德曾對巨石陣做過考察,對其不對稱性和非完整性十分著迷。將其稱做“優美的丑陋”,因這無以言表、給人無限遐想、具有無限組合潛力的“丑陋”乃是神之所賜,美即寓于這無序的神性之中。小伍德曾在利物浦加入了一個“丑人”俱樂部。俱樂部成員的臉部必須符合“丑”的條件,具備滑稽的特征,如大嘴、尖下巴、斜視、大鼻頭等。他們將五幅最丑面孔的畫掛在大廳上,凸顯該組織的宗旨。18世紀,市民階層登上歷史舞臺,他們的話語權以俱樂部的形式向公共空間擴展,因此丑人俱樂部的意圖并非嘩眾取寵,而是向世人昭示他們攫取社會空間的勝利:幾百個俱樂部猶如一座座城堡,插滿了飄揚的旗幟。伍德父子的建筑空間同樣是“缺胳膊少腿”,呈現出不完整的“丑陋”,它們也是在呼應市民階層的涌現,以吸引眼球的方式將人們誘引到巨大開放的空間,在公共廣場抗衡皇權并標榜市民的崛起。老伍德還有意使用被視為十分丑陋的巴斯石料改造房屋,以巴斯石砌成的房屋雨久生苔,自然質樸。就這樣,無序、不規整、丑陋,造就了巴斯的城市風貌。
或許這就是巴斯被選為頂級音樂節舉辦地的原因,不僅讓人們體驗小城的美,還能以其特有的建筑空間布局鉤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美學理念。徜徉在圓形廣場和新月樓之間,欣賞著埃文河的景致,樂迷在沉醉于音樂的同時,也能對當地的文化一窺全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