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充滿詩意和哲學思辨氣質的作品《傍晚向日葵》,90后導演李旭希望給觀眾帶來不同以往的電影味道,他在影片中打上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化的印記,卻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笑稱“這部作品其實不夠極致,已經是穩著來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傍晚向日葵》即將于今年年內上映,影片講述了娜仁花飾演的都市女性徐曼芳在身患絕癥的背景下,放棄治療,重返年輕時生活過的鄉村,試圖在對青春的美好回憶中了結生命。在她度過生命中最美好時光的鄉村里,她重拾了對生命最初的熱烈與溫暖,也感受著生命逝去的激蕩。
集結“學院派”優勢幕后班底
從劇本創作到拍攝制作,《傍晚向日葵》歷時四年打磨完成,導演李旭通過散文詩式的影像表達,探討著生與死的哲學命題,雖然帶有實驗性質,但卻并不是刻意而為之。李旭表示,自己在大學時代拍攝短片時,就偏好非敘事性的電影語言,此次第一次拍攝長片,他還是大膽地運用了這種具有意象性的風格,而這顯然也提高了創作上的難度,李旭告訴北青報記者:“我在與編劇、攝影、美術各個部門溝通時,要把腦中追求的抽象的效果解釋給主創們聽,把各個部門縫合在一起。”
好在《傍晚向日葵》集結了“學院派”的優勢幕后班底,這讓李旭覺得踏實,最終,影片的完成度非常高,無論是攝影、音樂、美術都具有強烈的藝術吸引力和心靈震撼力。
娜仁花就是“向日葵”的意思
《傍晚向日葵》沒有強烈的外化的戲劇沖突,卻構筑了一個獨特的藝術空間,將視野聚焦于徐曼芳這一個體,從這位60歲的女性的視角出發,探討身體(疾病)與心理(精神性)的疊態關系,講述了女主人公從一心“尋死”到釋懷“向生”的心路發展過程,而觀眾的心緒隨著主人公命運的變遷而不斷起伏,也在觀影的過程中思考著生與死的意義與價值。
由于影片對于心理世界的展現非常深刻,因此對于演員來說也是極高的挑戰。李旭透露,影片的主演娜仁花老師對劇本很感興趣,寫了很多筆記闡釋人物,“巧合的是,娜仁花老師是蒙古族,她的名字在蒙語里就是向日葵的意思。”
影片中有一場戲是娜仁花對著鏡子化妝,從平靜、茫然到憤怒、崩潰,蘊含著多重情緒,有著強烈的起伏律動與壓抑心境,徐曼芳豐富而復雜的精神世界一覽無余,李旭說:“這場戲從觀眾的角度看,是娜仁花老師在對著鏡子表演,而實際上,她是對著碩大的攝像機在表演,她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表情,看不到自己的臉被口紅涂抹成了什么樣子,也看不到自己臉上的神色變化和肌肉的抽動,她完全是憑借經驗和功力在控制,順著自己的內心表演。”
開放式結尾不想給出明確答案
《傍晚向日葵》是李旭試圖對“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到哪兒去”的一種闡釋,“影片中有句臺詞是說,生與死是沒有距離的,我覺得人這一生的勞作、獲得的成就,所有的喜怒哀樂,談的是時間。探討生和死其實探討的是時間問題。”
《傍晚向日葵》采用的是開放式的結尾,李旭表示,盡管這部影片是自己在觀察世界,探討時間和死亡,但是,他并不想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答案,“這不是敲黑板的課件,最終會把問題解決,給出一個答案,或者一個光芒萬丈的結尾。《傍晚向日葵》中,女主人公一直被死亡的陰影所籠罩,能拯救她的,也只有她自己了,在這個過程中,也許她一步步走向了帶著希望的虛妄空間,但實際上她仍然沒脫離黑暗。無論死亡何時來臨,當一個人自己的內心釋然、不糾結了,這已經是一種最大的樂觀,就像是影片的結尾一樣,主人公一步步走向了未來,而這個未來究竟是怎樣的,觀眾是會形成自己的認知的。”
在個人生命體驗中?映襯集體心理變化
盡管《傍晚向日葵》是一部藝術片,審視著生命意義、人性靈魂等這些普適性、恒久性的話題,但是,影片所呈現的情節并不是架空的,反而在個人的生命體驗中,映襯著社會現實的發展與集體心理的變化。李旭表示,對于生死問題的看法也是與時代相關聯,有著多維度的因素,“從這個角度看,《傍晚向日葵》同樣是一種現實題材。”
影片中既有女主人公在現實中的思想斗爭和與病魔的痛苦搏斗,又有她年輕時的溫馨記憶;既有對皮影戲等傳統文化的執著熱愛,又有面臨現實困境的無奈;既有鄰里、母子的互相關愛,又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同時影片還折射出時代變遷和城市化過程中的農村空心化等問題。
影片中的皮影戲使得主人公的命運與歷史文化產生關聯,在靜謐的鄉村中,徐曼芳遇到了皮影藝人,看到了生命中美好的回憶和希望。除了皮影戲,影片中還有向日葵、不斷變化的綠色等豐富意象,在夕陽的輝映下,金黃色的向日葵美麗地綻放著,李旭希望用向陽而生的向日葵,致敬生命中最后的時光。
文/本報記者?肖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