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燃冬》拍攝于疫情期間,可是現在,電影中的一些臺詞仍會輕易走進導演陳哲藝的腦海,甚至影響到他的情緒。經過這段時間的疏離與發酵,陳哲藝認為自己對影片中的三個人物似乎更為熟悉和了解,“我懂了他們的心思”。
《燃冬》8月22日在國內上映,影片由周冬雨、劉昊然和屈楚蕭主演,入圍了今年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競賽單元,并被Indie?Wire列入今年戛納電影節14部佳片。Indie?Wire對于這部影片的評論非常貼切:“《燃冬》甜蜜而壯觀的電影,原始而又纏綿的敏感,甜美而閃亮。它講述了生活如何流動,然后凍結,然后解凍成全新的東西?!度级吩谧詈涞牡胤秸业搅讼M屇汶y以忘懷,因為它沒有把人物帶出迷宮,而只是融化了他們之間的墻?!?/p>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也是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第一部中國電影長片。8月20日,陳哲藝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專訪。
《燃冬》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歷險
陳哲藝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亞洲青年導演之一,他的作品多關注描摹東方家庭的當代生活與日常情感,自然、細膩地感染觀眾。首部導演長片《爸媽不在家》2013年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最佳處女作),之后陸續獲得了包括倫敦電影節最佳處女作、臺灣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新導演、最佳女配角(楊雁雁)?等40個國際獎項,創下了新加坡電影在國際影壇上的新高。這部電影也代表新加坡角逐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后的《熱帶雨》?和英語作品《漂流人生》等也都頗受好評,2023年,陳哲藝受邀成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員,獲得美國奧斯卡獎項評委資格。
《燃冬》的拍攝對于陳哲藝來說是一次全新的冒險,到陌生的環境拍攝,合作團隊也是全新的,劇本也是在開機前十天才完成的。
陳哲藝笑說自己是典型的白羊星座,凡事都要計劃先行,拍攝電影也是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劇本會打磨好幾年,場面調度、剪輯等都要胸有成竹,以至于很多人以“精準”形容他的電影。陳哲藝要求自己的電影所有的細節都是準確的,不能有失誤和偏差,對電影的掌控力非常強。
于是,有人建議陳哲藝是否允許自己稍微“失控”一下,讓自己放肆一下,有一些對未知的不確定性?接受了建議,陳哲藝決定挑戰一下,就這樣,《燃冬》成了他的自由冒險之作。
按照原定的計劃,陳哲藝會在2021年8月底或9月初開拍他的第一部英語片《漂流人生》,但因演員的檔期,電影被推遲到隔年春天才能開拍。那段時間,因疫情的發生,電影院也關門了。陳哲藝在家憋了很久,忽然覺得自己這個電影創作者或電影導演的身份被完全抹掉了,“我很想去創作,去捍衛自己的存在感,特別渴望重新獲得一種身份感。我打電話給北京的制片人搭檔,在電話里說,我的英語片推遲到明年3月開機,不管怎么樣,我必須要拍一部電影,有一股強烈的創作欲望?!?/p>
《燃冬》就成了陳哲藝這次臨時起意的作品。陳哲藝說《燃冬》是他懷著一顆激動的心開始創作的產物,也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歷險,“我想突破之前創作的方式,尋找新的可能性。我選擇了陌生的國度、環境、氣候來建構這部電影?!?/p>
大家覺得日常的東西,我反而覺得很有詩意,很有味道
既然要打破自己的“精準”,陳哲藝說自己刻意選擇了離開自己的舒適圈。所以,首先不能選擇在他熟悉的環境拍攝,他要去拍寒冷的冬天。陳哲藝笑說,此前自己去過的最北的地方就是北京,拍《燃冬》之前從來沒有去過東北,對東北的寒冬毫無感知,“但幸好,我在拍攝期間并沒有被凍感冒。”
那時,對于具體要拍什么電影,陳哲藝并沒有完全想好,但是他確定的是要拍一部發生在冬天的電影,“一般關于冬天的電影總是有雪,男女擁抱一定是在雪中,雖然浪漫,但這不是我要的。所以,我決定不要雪,我就要冰?!?/p>
在陳哲藝腦海中,這部電影里要有三個年輕人、有冬天、有冰塊,有冰塊從水結成冰,再從冰融化成水的感覺,“冰化成水的過程很快,只需加點溫度,這是很抽象的感覺,但我總是對這種微妙的感覺有深刻感觸,想把它捕捉下來。三個年輕人在很短的時間內結識,彼此之間有了一種濃郁復雜的情感,在很快的時間內,他們又散了,回到各自的生活里。但在短短的幾天內,他們點燃了彼此。”
之后,陳哲藝在網上尋找中國最冷的地方,最后敲定了拍攝地在東北。2021年10月,陳哲藝從倫敦飛到了上海,隔離一結束,就坐早班機飛到了長白山。他在長白山周邊的城市轉,在延吉雇了一位導游,這期間,陳哲藝還一直看網友筆記里推薦的景點,碰到感興趣的就讓導游帶他們去。第一次到東北,陳哲藝覺得好美,和他想象中并不一樣,不是《鋼的琴》里那種舊工業區的荒涼落寞,也不像犯罪電影那樣帶著肅殺的氛圍。在長白山勘景的時候,陳哲藝覺得自己仿佛到了人間仙境,“我去一個不屬于我的國度里拍戲,我看到的東西跟大家會很不同,大家覺得日常的東西,我反而覺得很有詩意,很有味道?!?/p>
長白山的風光,讓陳哲藝覺得好多地方像山水國畫,“我讓美術找來古往今來描繪長白山與天池的畫,想讓它們從書本上的平面‘化為’真實的情景。跟《熱帶雨》的書法一樣,我的作品中總會灌入東方美學,這些畫跟我的電影一樣,總是有留白,電影對我來說是留白的藝術。”
而在去了天池后,陳哲藝決定將電影結束在這里,“影片中的三個人物最后沒有看到天池,但我們看到了‘他們’心中的天池,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片天池,它也代表著我們心中最純最美好的一塊?!?/p>
送給九零后、零零后年輕人的一封情書
《燃冬》講述了三個年輕人的故事,是陳哲藝的第一部青春題材,他說這部電影是給“年輕人的情書?!?/p>
至于為何這次選擇拍攝青春題材,陳哲藝回憶說,2021年他擔任了上海電影節評委,在一次跟媒體人、影評人的對談時,別人問他:“陳哲藝導演,你拍家庭片,拍女性面臨的危機,你的外表看起來那么年輕,拍的東西怎么那么成熟老氣,像一個中年人。”生于1984年的陳哲藝決定挑戰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捕捉青春,捕捉現在的年輕人,“此外,我打算拍攝青春題材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在過去幾年里,特別在疫情下,我常常在網絡上讀到很多講述九零后、零零后年輕人的文章,他們有很多的困境、焦慮,也有對自我身份的探索?!?/p>
看這些文章,陳哲藝知道了“躺平”這個詞,并且在電影中設置了讓周冬雨、劉昊然、屈楚蕭在長白山上最美的一塊雪地上躺平的情節。他笑說,自己以前并不明白“躺平”這件事,“因為我是一個非常努力向上的人,我是一個拼了老命、每天睡四個小時的人,但我對他們有好奇,試圖去了解。我開始跟很多當下的年輕人聊天,去B站看個人化的Vlog,我還跑去了夜店。沒記錯的話,我上次去夜店應該是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十多年沒再去過夜店,我想去感受現在的青春,去看看現在的年輕人是怎么一回事?我一直試圖感受年輕人的處境和困局,但我不認為我可以為年輕人做任何程度上的發聲,畢竟我不屬于那一代人。所以,我很希望《燃冬》是我送給九零后、零零后年輕人的一封情書。我希望他們被打動,或讓他們覺得說:‘有人在關心我們關心的一些事。’”
陳哲藝喜歡弗朗索瓦·特呂弗導演的《祖與占》,“里面是兩男一女,三角之愛,與青春息息相關,所以,我把《燃冬》人物關系進行了如此設定。”
陳哲藝形容片中的三位主人公都曾是“被打敗的人”。周冬雨扮演的娜娜是導游,看似自由豁達,卻被禁錮在過去走不出的傷痛中。她的花滑夢想破滅,拒絕和遠離是她對自己心理上的某種懲罰。她是被夢想打敗的。
劉昊然扮演的浩豐是從小城市努力打拼的大都市的“社畜”,在上海金融公司上班的他,表面光鮮,但各種壓力讓他不堪重負。他所遇到的抑郁困擾,是當下年輕人很普遍的問題。他們還有笑容,在人群中打拼工作,但心里頭的灰暗與寂寞不為人知。
屈楚蕭扮演的韓蕭生活在延吉多年,卻還是這座城的“異鄉人”,一成不變的生活使他迷茫。他從小學習不佳,16歲就跟著小姨從四川搬到北方,外貌看起來瀟灑帥氣,但是內心其實有些自卑感。他是三個人中沒有被打敗就自己放棄了,放棄了去競爭的動力,覺得自己反正也比不過人家?!敖Y尾,我不想讓韓蕭完全躺平,我相信他應該試著探索,挖掘生命的可能性,所以我讓他騎著摩托車離開,讓他去好好看這世界?!?/p>
電影真正美麗的地方,在于它像鏡子一樣可以反射生活
陳哲藝說自己閱讀了很多關于當前這一代年輕人生活的文章和評論,但因為他并沒有在中國成長或生活過,所以,覺得自己沒有發言權真正去刻畫“社會現實主義”的肖像,展現年輕人在這里的生活感受。“因此,我試圖通過更廣泛的筆觸來翻譯那些我所讀到的想法,并希望去表達這一代人的情感和焦慮。我嘗試用更抽象與詩意的方式來呈現我所感受到的年輕人的狀態和困境,所以,電影有點夢幻,猶如做了一場長夢。我們的三位主人公都是以不同方式失敗和‘被失敗’的個體,他們各自以不同方式與自己的失敗和失望斗爭。對我來說,這三個人在彼此的生命十字路口相遇,他們的相互作用將永遠改變彼此。三人短暫的相遇,讓彼此看到了‘生活不止一種狀態’?!?/p>
也因此,陳哲藝說自己也不會在電影里給出答案,“我始終不認為電影可以給予生活任何答案。我很恐懼,也很討厭說教型的電影——那些自以為可以幫助我們解答很多疑惑、提供很多答案的電影。人生太過復雜了,難以一言蔽之。電影真正美麗的地方在于它像鏡子一樣可以反射生活,可以提問,它最多能夠讓我們去反思,但我也不覺得它可以給我們直接或簡單的答案?!?/p>
去長白山勘景的時候,陳哲藝站在山頂眺望,看到前方有一些有點像蒸汽又有點像冰融化后凝結的效果,他問攝影師:“你不覺得這很特別嗎?它到底是熱還是冷?”在陳哲藝看來,它既是熱,又是冷,復雜而特別,“我一直想捕捉的是這些,電影的情感很復雜,不是黑與白,沒有那么的單一,它很特別?!?/p>
陳哲藝希望影片中的三個年輕人最后的洗滌與得救來自自然這個更強大的力量,“他們應該被大自然擁抱,感受到它的力量?!币惨虼耍捌羞€出現了熊,“影片中,熊去感知周冬雨扮演的娜娜的創傷,所以,它嗅娜娜的腳傷。這只熊最后是真是假,是不是三個年輕人的幻覺?可能就像夢一樣,其實最后是什么,也不重要了?!?/p>
為了打造這頭熊,劇組花了很多心思,看了很多動物紀錄片。陳哲藝希望這只熊做得很真,在特效方面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希望讓觀眾完全因這場互動而被感染。這場戲對我來說是這部電影的一大看頭,我自己也深深被感動?!?/p>
因為樂觀,所以無法處理最黑暗的故事
陳哲藝的電影里充滿著詩意的浪漫,這或許與他骨子里的樂觀和溫暖有關,所以他說自己無法處理最黑暗的故事,故事沒有希望,沒有盡頭?!拔业碾娪爸锌偸怯邢M凸饷?,我總是促使影片中的角色邁出勇敢的一步。他們不會一夜之間痊愈,但重要的是,他們朝著積極的方向邁出了第一步。你可以在我所有的電影中看到這一點,我無法想象以非常沮喪的方式結束電影?!?/p>
電影取名為《燃冬》也與陳哲藝的內心感受有關,“也許因為我來自一個熱帶國家,我覺得我會把冬天拍得挺溫暖的。燃冬,想表達的就是在寒冷的冬天里,點燃了彼此之間的一種溫暖和溫度。”
《燃冬》的結局也回到了冰的隱喻,陳哲藝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說,三個青年人都曾經被困住了——凍結在某個地方,“當他們開始行動時,他們引入了一種流動性。他們再也不會相遇了。但他們在彼此間留下了一些痕跡。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人。在電影節上,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人,只見過一次,和他進行了兩個小時的長談,聊了各種各樣的事情,然后再也沒有見過。但你知道,那個人在你心里留下了一些東西,而你也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些印記。這些感動會一直伴隨著你?!?/p>
從《爸媽不在家》《熱帶雨》到《燃冬》,雖然陳哲藝講的都不是很個人的故事,但是最后都會變成很個人化的作品,帶有陳哲藝標簽的作品,“每一畫,每一筆,每個小細節,都是我自己可以感受的,每部電影都是我的成長,我不喜歡痕跡很重的電影,我的創作就一直左邊寫,右邊擦,基本上是把自己的痕跡擦掉。我相信一幅美麗的畫,你要欣賞的是整體的畫,而不是一筆?!?/p>
電影里永遠有一個“外來者”
《燃冬》是陳哲藝首次在中國拍片,他還在希臘拍了英語電影,對他來說好像都很自然。陳哲藝總結說,這可能與自己的成長有關——在新加坡長大,二十多歲去了英國,又待了十幾年,“我發現自己的電影里永遠有一個‘外來者’。《爸媽不在家》里有菲傭,《熱帶雨》里有馬來西亞華文老師,《燃冬》大家都是異鄉漂迫者,《漂流人生》則有難民。我一直在試圖探討兩個完全沒有血緣關系的陌生人,怎么在很短的時間內種下特別又深刻的情感?!?/p>
這種“外來者”的角度給了陳哲藝觀察生活的更大空間,讓他對新環境總能有新鮮感,他說《燃冬》中的許多元素都受到他在延吉及周邊地區觀察到的事物啟發?!吧踔岭娪爸嘘P于熊的傳說也是我對長白山研究的一部分。我很驚訝于這個地方的陌生感激發了許多創意,這些創意自然地融入了我的劇本。延吉有一種神奇的特質,當我發現它時,我希望捕捉到那種感覺?!?/p>
《燃冬》讓陳哲藝感受到一種創作自由的快樂,?電影籌備期間,他白天跟主創們一起勘景,晚上躲在酒店寫劇本。每天副導演都來敲門:“導演,有劇本嗎?”陳哲藝每次都說:“沒有,還在寫?!备睂а葜荒苣弥鴥身摯缶V去做拍攝計劃。距離開機還有10天的早上8點,陳哲藝終于完成了劇本,“為什么能寫完?因為下午演員就要來定妝了?!?/p>
這種創作方式對于以往要求“精準”的陳哲藝來說,簡直不能想象,所以他笑說《燃冬》的整個制作過程都是關于擁抱變化,試圖打破他過去作品和創作過程的常規?!斑@讓人緊張,也讓人興奮?!痹陉愓芩嚳磥恚瑒撟髡卟粦貜?,而應挑戰新的可能,同時強調“優秀的電影創作者應始終保持謙虛的態度,在拍攝之前我們帶著不把電影拍壞的目標,才有可能創作出優秀的電影作品”。
文/本報記者?張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