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上半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小劇場領域持續發力。9月8日,小劇場新排劇目《等待多哥》將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人藝小劇場上演,昨天,《等待多哥》舉辦媒體見面會,介紹了劇目亮點。
塞繆爾·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作,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1998年,北京人藝首次將這部作品搬上中國舞臺。這一次,北京人藝把劇名的“戈多”改為更具本土氣息的“多哥”。
“這是一部荒誕派的作品,但是又與現實有著緊密的連接,在等待什么不重要,等待的過程才重要。”導演方旭說,他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與當下的觀眾探討等待的意義。《等待多哥》本身并不強調敘事,既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非常完整的故事線索。如何讓演員在這樣的作品中實現具體又抽象的表演,是這次排演的重點。
從交流文本到本土化創作,導演方旭帶領孫驍瀟、張瀚生、金漢、李金濤、趙澤棟組成的青年演員團隊進行了大量的文本梳理工作,演員要把看似毫無邏輯的對話說得言之有物,在表演中真實去感受和交流。“比如,劇中的臺詞不是在對話,而是自說自話。這在生活中很常見,但在戲中被放大了。”方旭說。
《等待多哥》還將帶給觀眾觀演的驚喜。人藝小劇場的整個舞臺將作為鏡像呈現,觀眾坐在一面觀眾席,演員則在對面的觀眾席里表演,這種設計不僅利用了人藝小劇場可以自由移動座椅的條件,更拉近了演員與觀眾間的距離,強化劇中人物的孤獨感。主創們期待讓看似有距離的劇中人變成生活中的人,讓觀眾在觀劇的同時產生對于下一步發生什么的想象,并在走出劇場后進行對戲劇和自我的思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