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最近的演唱會市場,熱是真的熱:大城市的演出場館頻頻“爆單”、知名歌手的全國巡演幾乎是站站“秒殺”、“為一場演唱會赴一座城”成為年輕人的旅游新風尚……最近的演唱會市場,亂也是有點亂:前有黃牛倒賣周杰倫演唱會兩張連座票叫出15萬“天價”,后有蔡依林演唱會價值千元的座位“只聞其聲不見其人”;TFBoys演唱會粉絲引發的安保秩序討論尚未褪去,上周李宗盛演唱會又牽出高清錄拍的新問題……好好看一場演唱會,似乎正成為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文化奢侈品”。
當前的演唱會亂象,首先就是票務亂。且不談違規倒賣的溢價,部分演唱會本身的定價,也已經到了令人瞠目的境地。就拿李宗盛的演唱會來說,舞臺內場區,不論遠近左右,一律叫價2580元,而最便宜的“山頂票”也賣到了680元,對比他八九年前的演唱會翻了近一番,難怪被網友吐槽為“情懷通貨膨脹”。已經突破行業天花板的票面價,再經黃牛倒賣,更是動輒過萬。
其次是無底線超售。之所以說是“奢侈品”,不僅在于票價高企,更在于要獲得一次酣暢的觀演體驗,成為需要運氣的奢求。眼下,大量視線遮擋區域的座位票流入市場,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以數百甚至上千元高價買入,本就是為一睹偶像真容而購票的觀眾,到了現場才發現只能“望柱興嘆”“對墻神傷”。以往,這類視線遮擋區域是不予售賣的。而如今過熱的市場令主辦方失卻了誠信,傷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面對此類消費者維權,不管是“視線可能被遮擋”的購前提醒,還是“下一場優惠”的事后補償,主辦方給出的解決方案都不盡如人意。
此外,作為大型線下活動,安保失序也往往會造成所在地區的安全隱患與交通擁堵。如何有序疏導,考驗著主辦方與城市管理的協力。而面對粉絲高清錄拍等涉嫌侵權的行為,又需要消費者的自覺與視頻平臺的約束……
不可否認,這“一時的亂”與“一時的熱”相伴相生。作為體驗式消費,演唱會現場所能傳遞的音樂感染力與視聽震撼無可取代,疊加過去三年被壓抑的線下娛樂需求,因而在今年產生空前規模。另一方面,作為音樂產業的核心層,在唱片銷售未能全面復興的當下,演唱會仍是歌手音樂人收入的重要來源。而更具積極意義的是,在一線城市演唱會市場趨于飽和的背景下,演唱會資源進一步向二三線城市溢出,催生一批因演唱會而興的文化旅游新城,以演唱會消費提振地方經濟。以海口為例,周杰倫在該地舉辦的四場演唱會共吸引超過15萬人次,相關的“演唱會經濟”旅游收入可達9.76億元。
在當前演唱會市場供不應求的背景下,部分亂象確實無法完全杜絕。可是,如果要讓“一時的熱”延續為長久的文化消費內生力、穩定的城市經濟新動能,那么就不能允許“一時的亂”肆意滋生、無序蔓延,任由“看一場演唱會”成為普通人難以觸及的“文化奢侈品”。孰不知,高漲的消費熱情終究會趨于理性,可在此過程中被迅速消耗的信任,卻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去重建。不管是演唱會主辦方,還是場地承辦方、銷售平臺,乃至新興演唱會熱門城市,都應該珍惜這份熱情,主動向前一步完善和規范市場,而不是滿足于“票賣光、人坐滿”的熱鬧,無視不法分子攪亂市場秩序、違規行為破壞產業生態。就拿遏制黃牛這一票務市場的老大難來說,部分平臺給出“強實名制”“不可轉讓”的“一刀切”方案,看似攔住了一部分黃牛,可相應“退票”路徑也更為繁瑣,抬高違規違法成本的同時,也給消費者設了卡。
要知道,重返沸騰現場的美好,便是那人與人久別重逢的歡欣。而這份歡欣,不該是把大眾排除在外望而興嘆的“奢侈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