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時分,靜安區泛歐現代大廈10樓的一處場館內靜悄悄的,放眼望去,一排座位上都是伏案學習者的身影,他們無暇顧及余暉慢慢從落地窗消失的美好光景。
暑假期間,與圖書館、閱覽室的一座難求相比,上海近兩年發展迅速的研習室人氣也頗高。研習室,顧名思義就是學習和辦公的共享空間。在這里,每個人專心致志做著手頭的事情,互相陪伴,又互不打擾。
(資料圖)
去研習室的人都愿意為城市里的一張“安靜書桌”而付費。喧鬧的城市里,一張安靜的書桌承載了什么?誰又愿意為這個小小的空間而買單?記者近日走訪了上海多家學習、辦公的共享空間,解讀城市新空間的生長和需求。
誰愿意為安靜空間買單
在開設一家研習室之前,“80后”青年小瑩心里沒底,“會有人愿意掏錢來這個空間學習嗎?”
她說,許多人選擇去咖啡館、圖書館等地方學習和辦公。咖啡館仍有嘈雜聲,不夠安靜,而圖書館等地公共座位資源又太少,特別是中大型圖書館的閱覽空間一覽無余,不斷有人走動,對考試一族來說往往不是最理想的學習地。
“在上海,你出門就能遇見便利店、咖啡館、健身房,但很難找到讓自己靜下心來的學習和辦公空間。”這也是促使小瑩下決心開發研習室的主要原因。
去年,小瑩的研習室在楊浦區四平路落地。與教室、圖書館相比,研習室是一個環境內容更豐富的空間。
有隔板的書桌、臺燈、人體工學椅是最基礎的配備。座位的選擇性很多,有單人、雙人桌等,還有靠窗景觀位、靜音小黑屋等區域,“每個人需求不同,有人喜歡靠窗,有人喜歡僻靜角落,也有人喜歡大長桌。”
公共區域內,有儲物柜、小冰箱、微波爐、打印機、飲水機等小家電。顏色各異的方盒內還裝滿了花茶、速溶咖啡、水彩筆、回形針、剪刀、便利貼等小物品,可隨時取用。
如果辦的是月卡,在研習室待上一天只需二三十元,用消費者的話來說,“也就一杯咖啡的事兒”。付費學習和辦公,時長越長,性價比越高。如果以小時計,每小時10元,待一整天將近花費100元。如果碰上團購活動,買10次卡花費500元,相當于每天50元。
“周末和晚上來學習的人最多。”開業后,小瑩對前來研習室的消費者有了大致的“畫像”,這也符合多數研習室的統計。“起初我預計學生群體會占主力,其實他們的消費有季節性。”比如考研、考公前幾個月,以及寒暑假,來學習的中學生、大學生群體最多,他們往往辦的是月卡、季卡甚至半年卡。
而更多的消費群體則來自職場人士、自由職業者等,約占七成。“社會人士比學生更有支付能力,更愿意為學習環境付費。比如考證、寫科研論文、做項目規劃等,他們都傾向于選擇研習室的氛圍和環境。”
付費學習和辦公究竟值不值
研習室的雛形可追溯到國外高校圖書館中的“學習共享空間”。看過熱門韓劇《請回答1988》的人對這樣的收費空間并不陌生。
20世紀90年代,按時間收費的一種自習室在日本、韓國流行開來,深受學生的歡迎。而國內這樣的付費空間是從2019年起逐漸興起,直到這兩年蓬勃發展。與原偏向于學習功能的自習室叫法不同,研習室包含了更廣闊的功能需求。
為一張安靜的書桌和一個學習、辦公空間,平均每天花費20元至50元,究竟值不值得?記者在一些研習室外隨機采訪了消費者。
缺乏獨處空間的人,對“一張書桌”的需求比較強烈。
小尹工作兩年后決定考研,他和幾個朋友合租在楊浦區的公寓,缺乏獨自學習的空間。偶然從朋友那里得知上海有這樣的共享空間,他僅體驗一次就辦了月卡。他在點評類App上搜索后發現,每個區都有不少這樣的研習室,特別是晚上時間還要提前預訂,不然很難搶到心儀的位置。
再比如,一些設計師、互聯網工作者等自由職業者,他們大多數時間在電腦上“無聲”工作,需要這樣的安靜空間,“很多工作在網上完成,也不需要打電話,這樣的空間和我們的職業適配度高。”
花錢買效率和自律,是不少使用者普遍的體會。
從事文字工作的小龔來到南京西路一家研習室,從上午9點開始寫作,下午3點完成。“比在家效率高多了,更能讓人集中思想。家里讓人分心的事情太多,總是寫著寫著去干別的事了。”她也嘗試過在安靜的茶室包房內寫作,窗外風景好,自帶小陽臺,但寫作過程中還是開了小差。“在一個空間內一起學習是不是有魔力?”她說,大家雖然互不認識,卻有一種緊密的陪伴和監督作用。每個人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為不同的目標而努力。
君君所去的研習室,還有手機存放箱,“這對手機依賴癥人群是很加分的細節。”她說,有時自己想“摸魚”,可看到周圍大家都在埋頭工作、奮筆疾書,對自己也是一種正向的鼓勵,“我愿意為這樣的氛圍感買單,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浸潤也能培養好習慣。”
也有一些消費者表示,如果不是購買長期卡,研習室單次或單日的價格普遍在80元至100元,性價比不高。尤其對于學生族來說,如果不是一門心思考研或考公,研習室的吸引力就不大。記者在一些研習室的留言簿上看到剩余學習卡的出售信息,都是考學成功“上岸”的學生發布的,他們表示,目標達成后便不會再來了。
研習室有自己的規章,比如室內不能交談、不能吃東西。有的研習室有專門的就餐區,大家可以各自點外賣,但需錯峰前往就餐區。還有研習室規定,在需要絕對安靜的區域,即使使用手提電腦鍵盤,也需在前臺領取鍵盤膜消音。如果發出聲響被人投訴超過3次,會被立即逐出。可見,“靜”是研習室里的常態。
共享空間市場不斷細分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研習室數量超過200個,絕大多數開在商務樓里,每家研習室的座位一般在40至80個左右。
短短幾年,研習室從零星的一兩家增加至數百家,從業者也在不斷刷新對這一空間的認知和實踐。“安靜書桌”的空間從同質化向差異化發展。
“研習室興起時,很多人覺得入行門檻低,似乎只要書桌、臺燈、場地就能迅速組建一個學習的空間。”今年5月,“90后”青年秦夢在漕溪路匯陽廣場新開了一程言習室。“言”和“研”一字之差,說明了空間的差異,一程言習室更介于像研習室與共享辦公室、眾創空間等之間的環境。
“兩三個人談正事就一定得去茶館,喝兩三百元的茶嗎?”她說,其實許多人去茶館并不是為了喝茶,而是有商務、社交等需求。而共享辦公室這種空間的模式又不夠靈活,它是一種長期模式,不能按小時租用。她做出的新嘗試就是給需要靈活辦公的人群提供空間。
與研習室的設置略有不同,一程言習室除了單人座位,還多了討論區。比如,4—5人討論室、6—9人會議室,均可投屏和板書。收費標準高于研習室,低于共享辦公室,如單人座每小時15元,4—5人討論室每小時50多元。
記者在一程言習室看到,與單純的學習空間相比,這里共享辦公的氛圍更強一些。比如,桌面擺放了綠蘿、多肉等綠植,座椅比學習椅的坐感更柔軟。每個區域的隔音效果比較好。除了微波爐、飲水機等,還添置了消毒機、制冰機,咖啡品種多了膠囊咖啡。茶歇室里還有零食售賣機。
目前,更多的職場人士走進了這樣的空間。“我們這里回頭客占了90%以上。”秦夢介紹,周末和晚上8點至次日凌晨是最熱門的時段,與公共區相比,單人室和討論室更受歡迎。除了靈活工作的上班族,周末一些家長送孩子參加興趣班后,也會選擇來這里安靜地待一會兒;商務人士則大多選擇討論室和會議室辦公。
與一些健身房一樣,24小時制、無人經營的研習室也越來越多。不僅如此,上海還出現了功能更為細分的研習室。
比如韓語研習室,除了自習等功能,還提供韓語課程、留學咨詢。大廳里出售韓國零食或現調的韓式飲品,來研習室的也多是學習韓語或打算留學韓國的人群。
再比如,提供寄宿制服務的研習室,主要服務于考研、考證的小伙伴。記者了解到,寄宿制房型有單人間、雙人間、四人間等,租金每個月1800元至4000元不等,可選擇日租、周租、月租和年租等模式。寄宿制研習室實行“室友分配制”,預訂者主動告知考學目標和作息時間,可被匹配志同道合、作息一致的小伙伴。寄宿制研習室一般服務于有考學需要的人群,這里的學習區域還新添了背誦區和站立學習區。
小空間向大空間轉型
作為城市里的新空間,研習室從誕生之初發展到現在,其場景也在不斷升級。比拼的不僅是幾張書桌,而是服務、營銷能力等。一些研習室已從單一的學習、辦公功能升級成了中高端的學習會館或學習社區。
在上海小有名氣的散人研習社,從空間和場景設置上將學習空間變成了一個綜合性更強的文化空間。
進入散人研習社,需要先更換消毒過的棉質拖鞋,靠人臉識別機器“刷臉”進出。一進入,映入眼簾的是大量藏書。圖書區域有超過2000冊的藏書,這里借鑒了蔦屋、誠品等知名書店的書單,同時由專人瀏覽大量書評從而精選出優質書。與一些書店不同的是,這里的書無論新舊全部拆封,供會員任意閱讀。
學習和辦公區域的組合模式更加多樣化。除了小黑屋、隔板區、大長桌等常規區域,還有拉簾區、榻榻米區等。最有特點的是榻榻米“樹洞”區,榻榻米是上下鋪的形式,內置書桌、沙發墊等,學累了可以躺下小憩。另外,大長桌的周圍還放置了幾個懶人沙發,臨近飯點,總能看見一些會員蜷在里面休息。
學習會館的服務屬性也有所增強。每到下午時分,會員們會收到一份免費的銀耳羹、綠豆湯等小食。每張書桌上還有二維碼,可以用手機點單,叫一杯咖啡或其他飲料。會員小凡說:“這里還會提供高效學習的手冊,都是很科學又實用的提醒。”這是散人研習社根據會員心得整理的提高學習效率的經驗之談,比如換上舒適的休閑服裝、三餐不宜過飽、學習工作要有中場休息時間等。
讓不少會員驚喜的還有獎學金。會員一旦學習“上岸”,就能獲得一定比例的獎學金。“獎金池”與會員到店學習的時長花費相對應,也包括研習社增發的部分。
許多研習室還在尋找轉型的方向。比如,有些研習室和小型圖書館一起打造迷你圖書館,再比如和瑜伽、冥想等運動結合起來,為學習空間添加休閑功能。
城市里的空間是不變的,但對空間的改造一直在進行。“無論是賣空間還是賣氛圍,每一種模式都是市場需求的產物。”正如一位研習室主理人說,城市需要社交,也需要獨處,獨處空間還有潛力可挖,“學習就像運動和健身,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陪伴才能走得更遠。”
記者手記
空間里的溫度和轉型
對于研習室,許多人仍有好奇。研習室這么多,為什么走在大街上都看不到?這是因為,這些安靜的空間都“藏”在高樓大廈里,它們不像便利店、咖啡館等空間是開放顯眼的社交空間,但研習室這樣的“陪伴空間”也有屬于自己的“社交”和溫度。
在這里,最大的默契就是大家共同維護空間的安靜,這個默契讓空間里的人彼此靠近。散人研習社的店長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來學習、工作的消費者基本都是獨行俠,很多人甚至是“社恐”,起初他們最喜歡的座位是單人桌或有簾子隔斷的小屋。時間長了,許多人都奔向大長桌,更喜歡“拼桌”,因為這種陪伴感更強烈。
研習室里最有溫度的角落是留言墻和留言簿上那些手寫的文字。字里行間滲透著溫情和感動。留言墻上有直白的鼓勵:“高考加油”“告別拖延癥”;也有哲理性的感悟:“半山腰總是擠的,你得去山頂看看”“你看我,越是窮途末路,越是勢如破竹”……
有一個匿名的女生在留言簿上寫道“想去華師大,想學新聞、中文、法學,想追求我熱愛的古樸而美好的平凡”,底下都是一行行的留言鼓勵:“要有追風箏的勇氣。”“有一分光,發一分熱,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加油!”
留言簿里還有幾串長長的名單,都是大家推薦的研習室周邊的外賣、粉面館。來這里的人以這樣的方式共享信息,互相幫助和鼓勵。
久而久之,研習室成了一種“陪伴型社交”的空間,是一種安靜且有溫度的空間。
其實,在研習室出現之前,市場上已經存在許多付費空間。比如咖啡館、快餐店等,有時候走進咖啡館買一杯咖啡并不是為了喝咖啡,而是愿意為這樣的空間付費。
一些民營圖書館開辟出了付費空間。比如,一見圖書館在上海開了幾家圖書館,不僅有免費閱讀區,還有付費自習區。在付費區內,讀者可以享受更加安靜、舒適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或許是從研習室和圖書館等業態中汲取了靈感,2021年11月,星巴克在上海來福士廣場開出中國內地首家共享空間概念門店。和一些新開的研習室結構類似,整個門店有半開放的單人區、沙發區、會議室等。這個新空間的打造擴展了“咖啡+空間”的業態,既賣咖啡也賣空間。
越來越多的書店同樣面臨空間的轉型,從單一的書空間向綜合性的生活空間轉變。以前,消費者進書店是為了買書、看書。現在,不少書店還有飲品、文創、藝術品等區域,即使是非書迷,也愿意進入這樣的生活場景。
上海一些品牌服裝店也開始售賣鮮花、辦公室盆景等綠植,顧客買服飾的同時可以順手帶幾盆好看的綠植回家。
可見,空間是不變的,可是空間的場景可以變化。對空間進行改造升級,可以讓它實現更高的價值。
正如便利店、咖啡館等空間完全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對一些有需求的消費者來說,“藏”著的研習室也成了不可替代的生活空間。當然,一些研習室是24小時運營或自助式無人經營模式,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還需加強后續的監管。但這樣的創新空間是根植在生活需求之上的,不妨遵循市場優勝劣汰的原則,留下更多有品質、有溫度的安靜空間,讓其成為美好生活的生動場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