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紀錄片所具備的時代影像功能,天然具備了講好中國故事的傳播優勢。正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紀錄片大會上,圍繞中國紀錄片如何更加有效地“走出去”,紀錄片人展開了一場深刻探討。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周繼紅介紹,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媒體機構在眾多海外主流平臺開設常態化播出中國紀錄片的固定時段和欄目,打開海外觀眾了解中國的窗口,取得了積極成效。
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國際傳播研究所所長朱新梅提供的數據,除了主題傳播的主線紀錄片之外,國內眾多優秀紀錄片實現了很好的國際傳播,包括傳統文化領域的《海派百工》《錦繡記》《國家寶藏》,在海外都有出色的播放成績。“7月15日我們在YouTube平臺通過市場方式‘走出去’的紀錄片,有7部作品實現了百萬級的傳播。其中,自然風景類、超級工程類、美食類的紀錄片在國際上最受歡迎,自然類紀錄片《大黃山》的國際播放量達到4700多萬次,全球累計播放量120多億次。”她介紹,《舌尖上的中國》《早餐中國》《鋒味人間》等紀錄片也成功銷售到海外,版權銷往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君健補充道,這些年流媒體平臺開始廣泛參與紀錄片的策劃、拍攝、制作與傳播,平臺在促進國際合作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舉個簡單的例子,視頻平臺B站每年都有紀錄片片單發布,從片單可以看到,平臺正在積極跟國際合作,引進來的同時也走出去。”
梁君健還觀察到,這幾年紀錄片的風格與語態在發生明顯變化,越來越多自媒體選擇記錄自我生活、進行自我表達和情感眾籌,“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紀實+’形態、跨類型混搭,很難把它界定為傳統的紀錄片。”面對這樣的變化,中國紀錄片人更應該思索如何找到題材的共通性。
“我們應該怎樣去回應全球共同關注的議題?比如對于傳統文化和非遺題材的創作,我們怎么從傳統非遺項目中看到中國這片土地上的變化;比如人和自然關系的議題,我們怎樣和自然相處,又怎樣從自然中獲取人類文明發展機會。”梁君健透露,其所在學校曾經組織拍攝了《我在故宮修文物》這種關注當代青年文化傳承者的節目,不僅引領了國內文化類內容的潮流,還得到了紀錄片界的普遍關注。“它之所以播得好,就是它回應了全球共同的話題——在今天快速全球化、城市化的社會里,傳統和當代怎么共存,青年人怎么認知自己的時代身份和自己的文化身份。我們在選題上要去尋找具有全球一體性的話題,才能真正推動中國紀錄片的全球創作和全球傳播。”
迪士尼國家地理頻道制作人李思思則認為,除了內容上找尋共通性,及時跟上世界傳播形態的變化也必不可少。年輕人現在接受媒體信息更多是移動化、沉浸式,迪士尼近年來在短視頻端發力,最近剛剛制作了一期節目,邀請中國涂鴉藝術家和網紅共同接觸中國剪紙非遺傳承人,在集裝箱上創造大型藝術作品。這樣絕無僅有的嘗試,既有新鮮感又有創造性,收獲了年輕受眾非常好的反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