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銘刻著國內迄今發現最早刻劃符號的“賈湖刻符龜甲”、國寶級文物敦煌遺書、宋徽宗趙佶的行書作品《方丘敕卷》、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臨王羲之《蘭亭序》真跡……漫步在成都博物館“漢字中國”特展展廳中,珍貴的文物無聲訴說著漢字源遠流長的歷史。倘若想要透過展品,深入了解這些文化遺產所承載的歷史和意義,更好地理解文物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也許聽一場由展覽延伸開來的講座,是個不錯的選擇。
文字是一種符號景觀
9月2日下午,伴隨著開學季的到來,成都博物館“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系列配套講座再次回歸,講座邀請到了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胡范鑄來蓉,開啟一場名為“以景觀為方法——從成都博物館‘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談起”的講座。
“博物館不僅是一個收藏機構,它是人類文明成就最直觀最集中的展示、闡釋和思考的重要機緣,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種最迷人的景觀。”講座中,胡范鑄從博物館的職能和展覽的意義開始談起,更說起了在時代的發展中,博物館不光是展示、欣賞、研究文化遺產,更成為知識共享的平臺,為公眾提供著多種文化體驗。“沒有博物館的城市是荒蕪的,沒有踏進博物館的人生是不完善的。但是我們走出博物館而不思考旅程,也是不完整的。我們要看展覽,更要學會思考,養成思考的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講座伊始,胡范鑄就緊扣“景觀”這一講座主題,圍繞“漢字中國”特展,說到了漢字起源以及漢字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漢字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的重要意義,以及漢字在對外交流和語言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從他的講述中,得以看到不僅博物館是現代社會生活中最迷人的一種景觀,漢字更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觀。
何為景觀?胡范鑄解釋道,景觀不僅僅意味著“圖景”,而是由“圖景”“觀看者”“觀看”過程和觀看“語境”等彼此作用成就的整體性效應。“博物館是一種空間的景觀,可以讓我們看到超越時空的景象。文字是一種符號景觀,可以讓我們看到文明演化的密碼。”
博物館可以代表城市形象
胡范鑄說,漢字不僅僅是一套記錄語言的符號,它也是中華民族問題探究、知識生產、思想傳播的利器,更是漢語世界數千年保持統一的動因。同時,漢字還是東亞文化圈的基礎,是中華文化認同的資源,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特征的解讀密碼。“所以,漢字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觀。”
與此同時胡范鑄還表示,博物館作為城市中的景觀,可以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形象。“有一流博物館的城市是幸福的,有熱愛博物館事業的城市才偉大。為什么呢?博物館是真正思考人類文明的所在以及文明怎么發展過來的一個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自“漢字中國”特展開放以來,該特展的系列配套講座已舉辦了6場,先后邀請到了賈湖遺址發掘人張居中,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許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孫華等專家學者登臺,從不同角度和切口領略漢字源遠流長的歷史,以及展覽中蘊含的考古文化知識。而在高頻次學術講座中,也展示著博物館教育職能的不斷發展,帶給公眾多樣的文化體驗。
關鍵詞: